上世纪90年代,一次技术交流的饭局上。一个德国工程师喝得满脸通红,指着桌上的中国专家,带着几分轻蔑和醉意,大着舌头说:“燃气轮机?就凭你们?再给你们100年,也造不出来!”
那句话,就像一根针,狠狠地扎进了在场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燃气轮机发电厂、航空母舰的“心脏”,工业皇冠上最亮的那颗明珠。这玩意儿的技术,一直被欧美那几个国家死死地攥在手里,当成命根子。
咱们想买一台,得点头哈腰、看人脸色,花天价不说,人家卖给你的还是猴版,核心技术碰都不让你碰一下。
那句“100年也造不出来”,不光是嘲讽,更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傲慢和断言:你们,永远只能跟在我们屁股后面吃土!
咱们中国人的性格,就是你越说我不行,我越要干出个样儿给你看看!从2000年开始,国家下了死命令,这块硬骨头,必须啃下来!
展开剩余76%燃气轮机的核心里,有个叫“一级静叶”的小零件。它需要在1400多度的高温里纹丝不动地工作。
你得找到一种神仙材料,让它在铁水一样的环境里,既不能熔化,也不能变形,还得顶住比十级台风还猛烈无数倍的冲击力。
材料、设计、冷却、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道天堑。那段时间,我们的科研院所里,灯火就没在半夜前熄过。失败了?推倒重来!数据不对?从头再算!一张图纸改上几百遍,一个零件做废几千个,那都是家常便饭。
就是靠着这股子犟劲,这帮人硬是把天堑,一步一步给填平了!不好意思,我们只用了25年!时间来到2019年。一个消息,让整个中国工业界都炸了锅:我们自主研发的G50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
从德国专家那句“100年”,到我们点火成功这一天,四分之一的时间都不到!我们不仅把它造出来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
咱们的G50,热效率直接干到了60%以上,这是什么水平?世界顶级水平!跟西门子、通用电气最先进的产品,掰手腕都不虚!
我真想把这条新闻,翻译成德语,打印出来,寄给当年那个在饭桌上大放厥词的德国专家。
不知道他看到这个消息,脸上会是啥表情?估计比当年喝的酒还上头吧!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这只是个开始。燃气轮机的突破,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下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集体逆袭!
还记得盾构机吗?就是挖地铁隧道的那个巨无霸。以前也是被国外垄断,一台卖咱们几个亿。
2008年,咱们造出了第一台。然后呢?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2014年,当年卖给我们机器、还派专家来“指导”我们的那家德国维尔特公司,后来直接被我们给收购了!
对,你没看错,学生把老师傅的厂子给买下来了!现在,全世界70%的盾构机都是中国造,咱们的机器满世界打隧道。这剧情,爽不爽?
从3000吨的起重机,到太空望远镜的光学镜头,再到高铁上小小的车轮……一个又一个曾经被我们仰望、被别人“卡脖子”的技术,现在都变成了我们的“中国名片”。
回过头来看,我们真得“感谢”当年那些看不起我们、封锁我们的那些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傲慢和打压,才逼得我们下定决心,走上了一条谁也无法阻挡的自强之路。
核心技术,是求不来、也买不来的。只有攥在自己手里,腰杆子才能挺得直!
国产大飞机发动机CJ-1000A也快要拿证了,半导体、新材料领域我们也在疯狂追赶。
那句“再给100年也造不出来”的嘲讽,如今听起来,更像是一枚颁发给我们的、沉甸甸的军功章。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拥有五千年不屈历史的民族,一旦我们认准了一件事,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看完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心里那股劲儿上来了?来评论区,一起为中国制造点个赞!
发布于:上海市股票配资实盘交易,配资手机平台,倍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