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为什么会突然下狠手?原因就在于胡塞的导弹越来越让人头疼。从去年10月加沙冲突开始,胡塞就向以色列发射了上百枚导弹和无人机,虽然大部分都被铁穹系统拦截了,但偶尔还是会漏网,炸到机场或者城市。以色列忍了一段时间,直到今年夏天才开始反击,先是在7月炸了荷台达港,现在又开始把目标对准胡塞的领导层。他们的策略也变了,不准备大规模入侵也门,因为那边的地形太难对付,转而靠情报和无人机精准打击高层。手段和对付黎巴嫩真主党的作法差不多,先摧毁通讯设备,再下手干掉关键人物。胡塞的总理阿尔-拉哈维,本来是胡塞政府的行政负责人,负责经济和内政,被炸后,胡塞内部也得赶紧补上这个岗位。
叶海亚失踪那48小时里,外面议论得沸沸扬扬。8月28日被空袭之后,他平时活跃的社交账号没有更新,胡塞的媒体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很多人猜测他一定在以色列的追查名单上,因为他一直挺高调,甚至老公开口威胁以色列。有人猜他可能转移了阵地,藏起来了。果然,9月1日他发了一份声明,说自己安全无恙,还强调胡塞不会被吓倒,会继续支持巴勒斯坦的事业。这一声明让胡塞的支持者松了口气,但也暴露了他们内部的隐忧。看来以色列的情报渗透得很深,能够精准命中高层会议的目标。
胡塞的反应挺迅速的。8月30日确认叶海亚遇难后,胡塞就抓了11个联合国工作人员,指控他们涉及间谍,向以色列泄露情报。联合国方面提出抗议,表示这是无端拘押,可胡塞并不理会,继续关押审讯。紧接着,9月1日有消息称,胡塞对一艘与以色列有关的油轮发射了导弹,并声称成功命中。叶海亚在声音中表示,这是首次报复,还会有更多行动。胡塞的导弹主要依靠伊朗提供补给,型号中有从伊朗仿制的弹道导弹,射程超过千公里。近一年来,他们至少袭击了50多艘船只,扰乱了红海航运,造成全球物流成本大幅上涨。
这事背后明显有大国在幕后推波助澜。美国站在以色列一边,允许他们用F-35战机飞这么远去打人,还提供情报援助。伊朗则在暗中支持胡塞,偷偷地把武器转运过去,虽然他们表面上否认。没有伊朗的支持,胡塞早就撑不下去了,他们的经济靠走私和收税,军事力量几乎都仰仗外部援助。以色列斩首行动成功后,胡塞得认真考虑下一步怎么防范。叶海亚一直在当发言人,估计会变得更谨慎一些,但他的角色没变,还得出来喊话撑场子。
也门普通百姓真是过得挺苦的。十年的内战搞得他们生活很困难,胡塞控制的地区物价飙升,粮食也变得紧缺。最近的空袭又让局势变得更乱。萨那的居民说,炸弹一响,街上巡逻的兵多了,检查也更严格。胡塞还喊大家要团结,但底层百姓的日子实在难熬,很多人都想着逃走。国际援助几乎进不来,联合国的项目也因为被胡塞扣押而变得更困难。红海的航线出了点问题,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收入下降不少,全球的供应链因此受了影响,油价也小幅上涨。
以色列打算用这次行动吓退胡塞,让他们别再发导弹了,但胡塞这帮人挺有韧劲,经过沙特的空袭还能熬过来,想让他们轻易认输不太可能。他们的领导层还有备用人选,阿尔-马利克·胡塞还在,号召力依然很强。叶海亚的出现也是个信号,说明组织还很稳,没有乱。接下来几个月,胡塞可能会频繁袭击以色列的船只,甚至可能和真主党或伊拉克的民兵合作,扩张战线。以色列方面会继续搞情报战,找机会再进行一些暗杀或爆炸行动。
这事儿提醒我们,中东地区的和平局面挺难搞,代理人战争层出不穷。胡塞曾经只是地方反叛力量,但现在逐渐变成地区性势力,主要靠伊朗的支持。叶海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点像胡塞的发声筒,帮他们在舆论上争取支持。未来如果以色列再出手,胡塞可能会和伊朗站台,甚至将战火扩散到波斯湾。普通人民都希望能停火,但那些领导人显然心里有自己的算盘。
叶海亚顺利到岗,胡塞对与以色列对峙的态度非常坚决。这可不是临时冲动,而是一种长期的战略安排。可能会有国际干预,但目前看来,冲突还得持续一段时间。红海航运公司得注意了,导弹的威胁随时可能到来。叶海亚还会继续发表声明,而胡塞的导弹储备可是没有闲着。这场死拼的意思就是不让步,到底谁先扛不住,就看谁先退。
股票配资实盘交易,配资手机平台,倍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