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创想大会闭门思享会(HRS百人会)在广州举办。逾百名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领军者、政府主管领导与专家学者围绕“共谋行业新生态——战略升级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主题,通过“主题分享+圆桌研讨+星光晚宴”的全流程深度互动,为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擘画路径。
作为一场“小而精、深而实”的高端闭门盛会,活动以“坦诚交流、共创生态”为核心价值,不仅拆解行业痛点、分享实战经验,为行业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锚定湾区机遇,擘画行业发展新航向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产业研究院负责人作为主办方代表在致辞中明确百人会“拒绝走过场、聚焦真问题”的定位:“今天我们聚在这里,不是为了表面的热闹,而是要卸下头衔、坦诚对话,把行业痛点摆上台,把破局思路聊透彻,为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生态埋下‘共创共荣’的种子。”一番真挚话语,瞬间拉近了现场嘉宾的距离。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领导、市管一级调研员黄浩介绍广州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三大核心举措。
黄浩提到,广州正通过构建“一区多园”产业格局,为机构提供优质发展土壤;瞄准人力资源科技、高端人才寻访等细分领域精准招商,提供全链条“保姆式”服务;更鼓励企业拥抱AI、大数据技术,推动服务从“事务性外包”向“战略性赋能”升级。
“特别是‘百万英才汇南粤’工程的推进,为行业带来海量市场需求,期待在座各位成为广州构筑全球人才高地的重要合作伙伴!”黄浩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余兴安的主旨发言,为现场嘉宾带来战略层面的深度思考。
余兴安从“大湾区协同机遇”“技术变革趋势”“行业升级路径”三个维度展开,提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做“产业人才供需的连接器”“服务价值的重构者”“行业新生态的共建者”。
“大湾区打破了区域壁垒,让我们能从‘单一招聘’升级为‘全链条产业人才解决方案’。技术是工具不是目的,要守住‘连接人与组织’的初心。破解同质化困境,既要深耕细分领域,更要携手构建‘政企学研’生态。”余兴安说。
实战大咖传经送宝,拆解升级关键密码
下午,大会进入“硬核干货”环节。英格玛集团董事长兼CEO庄志、HRflag执行董事唐秋勇、优蓝国际董事长王云雷、上海中蕴企业服务外包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晓四位行业领军者先后登台,带着实战案例与方法论工具,为现场嘉宾拆解“战略升级”与“模式创新”的关键路径。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庄志以自身企业连续逆势增长的实践为切入点,提出“从服务供给到价值创造”的转型思路。他结合制造业人力服务案例,详细讲解如何通过“驻场服务+定制化培养”,将人力资源服务深度融入企业生产链条,“过去我们拼价格、拼规模,未来要拼价值、拼协同,只有真正帮企业解决‘降本增效’的核心问题,才能穿越行业周期。”
唐秋勇则以《涟漪与蝶变: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增长范式升级》为题,分享AI驱动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的关键路径、效能提升模型及实战案例。
刚刚带领优蓝国际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王云雷,带来《战略为王、服务致胜》的分享,用“战略地图工具”拆解蓝领招聘细分领域的差异化路径。
“很多机构陷入价格战,根本原因是没有清晰的战略定位。我们聚焦制造业蓝领群体,搭建‘招聘—培训—管理—再就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仅用3年就实现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王云雷的实战经验,让现场中小机构负责人深受启发。
方晓则从“政策与技术变量”角度,分享《把握人力资源业的变量机会》。作为行业知名的“政策通”,他详细解读最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与灵活用工法规变化,提出“将变量转化为增长动能”的实操方法:“比如利用政策红利开展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借助AI工具提升外包服务效率,这些看似‘不可控’的因素,其实都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四位大咖的分享干货满满,现场嘉宾时而认真记录,时而举手提问,原本90分钟的分享环节,因热烈的互动延长了15分钟,足见内容的吸引力与实用性。
聚焦七大痛点,碰撞破局实战方案
下午16:05,经过15分钟的沉浸式茶歇,大会进入“灵魂环节”——圆桌论坛。本次论坛由广东省人社厅原副厅长周成、广东省人才市场党委书记杨志刚、邦芒集团董事长余再东等七位嘉宾围绕“破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未来竞争力”展开深度碰撞。
“我们梳理了‘行业痛点墙’的高频问题,今天就围绕合规经营、制造业融合、国际化布局、数字化转型等七大核心议题,每人用8分钟分享实战方案。”主持人的开场直奔主题。
周成首先就“监管趋严下的合规与创新平衡”发言,结合大湾区政策差异,为中小机构提出三条实操建议:“一是建立合规自查机制,每季度对照最新法规梳理业务流程;二是加入行业协会,借助集体力量对接政策资源;三是在创新业务前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避免‘踩红线’。”
杨志刚则聚焦“国际化布局与‘一带一路’机遇”,分享广东省人才市场在东南亚的服务探索:“通过‘联合本地伙伴+聚焦细分领域’的轻启动模式。”他特别提醒,国际化要警惕文化差异与法律风险,“比如东南亚国家对员工福利的要求与国内不同,必须提前做好合规调研。”
余再东针对“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痛点,展示邦芒集团的“驻场服务模式”:“我们派专业团队入驻制造企业,不仅负责招聘与管理,还参与企业人力成本分析与生产排班优化,这种‘懂生产、懂人力’的复合型服务,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红海集团董事长熊颖分享数字化转型的“踩坑与收获”:“最初我们投入200万元自研HR系统,结果因不贴合业务需求闲置,后来改用第三方SaaS工具,仅花50万元就实现薪酬自动化核算与员工数据分析,效率提升40%。中小机构数字化,要‘小步快跑’,先抓核心业务痛点。”
同道猎聘集团副总裁把冉、河南能源人力集团总经理罗建勇、深圳市人才集团董事会秘书田雨还分别就“AI对招聘行业的影响”“国企人力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大湾区跨区域协同”等议题分享实战经验,现场讨论热烈,不时爆发出“原来还能这么做”的惊叹声。
未来,随着百人会长效机制的建立,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必将凝聚更强合力,在服务产业升级、赋能人才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书写“湾区样板”。
南方+记者 洪钰敏
股票配资实盘交易,配资手机平台,倍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